关于长征研究的域外视角,就是海外的汉学家,当然也不光有汉学家,还包括一些记者的一些报道、一些研究做了一些梳理,主要内容包括几个部分:
第一,长征的历史脉络。新中国成立之前,最早的其实在1934年的11月份,就是长征刚刚开始一个月之后,《纽约时报》就有两则报道。再到后面被红二方面军俘虏的一个瑞士传教士,他跟着这个队伍走了之后写了一个纪实作品叫《一个被扣留传教士的自述》,这是非常早的。到后面的《西行漫记》,到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然后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也有很多,其中比较专题的就是迪克·威尔逊的《1935年长征——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改革开放以后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1984年的索尔兹伯里他重走长征路,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个我们非常熟悉。还有很多其他作品,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第二,外国著作的手法和视角。这里面有几大方面:早期著作是纪实性叙述手法来描写长征;然后是专题的研究,这里面像威尔逊、本杰明·杨,他们的作品是表现的非常明显的,从政治学的角度,从军事史的角度;第三个从党内的权利斗争角度,像费正清包括其他人的一些作品,这三个主要的视角。
第三,海外学人对长征问题的具体的看法。包括:一是长征开始的原因,从军事、政治甚至经济方面的原因的探讨。二是讲长征到底是撤退还是转移也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有人说是撤退,有人说是转移,有人说既是撤退又是转移这些都是有的。三是关于长征开始的时间,这实际上结合我们国内的研究,国外学者也有他们的一些观点。四是关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到底长征以及遵义会议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具有怎样的作用,国外的学者也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当然从整体来讲,大概到后期的作品比较认可的说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一个过程,这个也是跟我们现在党史领域的看法是一致的。五是关于长征胜利的原因,包括说西方所称的“毛主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宣传策略的作用等等。六是关于长征所具有影响和作用。这里面概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心理影响和精神塑造作用,这个以索尔兹伯里的作品最为代表,包括莫里斯·梅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以后》;第二个是认为长征所具有的革命宣传作用;第三个是作为有力生源的政治影响,这个影响体现在长征对革命队伍的塑造上面;还有最后一点是国外这些著作对长征所表达的一种情感,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视角。应该说海外的汉学家对中国的研究是非常理性的,很少有对中国近现代史某一个人物或某一个事件表达一种情感的,可能长征是一个例外。我这里列了几段,包括《西行漫记》、《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毛泽东的中国及其以后》、《伟大的道路》以及王安娜的《中国——我的第二故乡》等等这里面他们所写的、用的词很多都是非常感性的,说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意志、勇敢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英雄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像这种表达在这些作品中都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说明长征它的精神价值确实是无与伦比的,是超越时空的,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它都产生了这样的影响。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