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绿色引领城市转型——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筹备工作纪实
作者:袁中畔     时间:2016/10/1 17:00:29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报2016-10-1

  2016926日至1026日,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在黄石举办。本届园博会是湖北省首届园博会,由湖北省住建厅、湖北省地质局、黄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这届园博会的举办,将在黄石转型发展历程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借势: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色调

      绿色是生命色,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黄石拥有3000多年的冶炼史、100多年的开放史,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秀”。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黄石市近年下大力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五城同创”,促进城市转型。举办省首届园博会,正是黄石巩固绿色发展成果,推进深度转型的又一次有益实践。

     举办园博会,是响应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不仅是今后引领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先导,更是推进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遵循。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黄石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举办园博会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抢抓新机遇,实现新作为。

     举办园博会,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绿色生活、绿色元素、绿色文化已经融入了时代发展的潮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园艺博览会已举办11届。自1997年大连举办中国首届园林博览会以来,全国园林博览会已举办11届。从1999年的南京到2016年的吴中,江苏省已举办9届全省园林博览会。举办园博会,推动绿色发展,回应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成为一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举办园博会,是适应黄石转型发展的需要。黄石采矿冶炼经济贯穿了3000多年发展历程,长期大规模、高强度的采矿、冶炼,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创伤,留下了巨大生态赤字,转型发展已是箭在弦上。为此,黄石高举生态大旗,率先在湖北提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战略举措,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城市创建等工作,形成了全民生态创建的浓厚氛围。举办本届园博会,就是为了展现转型发展成果,坚定生态文明建设决心。

      筑梦:绿色发展引领城市生活

   对黄石而言,举办全省首届园博会代表着这座老工业城市对21世纪城市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体现了东楚儿女对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执着与梦想。

     紧扣生态发展与产业转型主题。湖北省(黄石)园林博览会的主题为“转型黄石·灵秀湖北——绿色引领未来”。经批准的红线范围2031亩,永久性展园1200亩,拟建成1个主展馆和三大类45个展园。其中市州展园17个,黄石本地展园22个,黄石国际友城类展园6个,通过园林艺术展现形式,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绿色发展意识和行动自觉。

     “一抓五促”打造“三城”。黄石市举办本届园博会,要达到“一抓五促”的目的,即以举办省园博会为抓手,促黄石改革开放,促转型发展,促生态建设,促城市形象提升,促民生改善,努力打造黄石“生态园林之城、宜居宜业之城、最美工业之城”,彰显新黄石、新园博的独特魅力,让百姓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把城市打造成为一个绿色会客厅。在本届园博会举办过程中,黄石统筹安排建设了园区内工程、相关配套工程、城市中心湖治理、城市园林绿化等四大类共80多个项目,概括为“三园、三馆、三中心、三路、三湖”的“五个三”工程,概算投资100余亿元。通过举办园博会,形成引爆点,努力把绿色发展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加快黄石改革开放的新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黄石、更多的项目落户黄石、更多的游客观光黄石,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黄石,开创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蝶变: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实践

      事实证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会限制产业发展,还会促进经济增长。黄石市抢抓获批全国资源城市转型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引领,强力推进城市转型。

     转型跨越的战略决策。为实现矿冶名城的“蝶变”,黄石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通盘考虑黄石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所处的特殊地位,作出挺进大冶湖的战略决策,规划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45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2平方公里,力争将新区打造成为荆楚创智芯、生态精工城,作为黄石打造多极之首、建成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战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黄石市转型发展的常态。

     壮士断腕的产业转型实践。黄石市委市政府本着对历史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生态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一手抓旧城改造、环境修复治理,一手抓大冶湖生态新区开发建设,大力实施治山、治水、治气、治土等“四治”工程,尤其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基本关停全市所有“五小”企业,终结了污染指标持续偏高、水资源严重污染和半个世纪以来“光灰城市”的历史,被列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

     打造生态美景的持续尝试。黄石市扎实推进“绿满黄石”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新增改造城市绿地80公顷,建成城市生态绿道22公里,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村)30个。继2013年在铁山大冶铁矿复垦基地成功举办“生态黄石”园林花卉展览会之后,2014年在大冶茗山举办黄石首届园林博览会,2015年在阳新城东新区举办第二届园博会,提升了城市品味,完善了城市功能,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黄石的天变得更蓝、地变得更绿、水变得更净、空气变得更清新。

      求新:打造一届不一样的园博

      黄石市注重先进理念引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的思路,扎实有序推进省园博会筹备工作,努力打造有湖北特色的园博会。

     先进理念引领荒滩变身生态园林。坚持办生态园博,实行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两条腿走路,打造一批青山再现、绿色回归的生态自然景观;坚持办人文园博,建设与矿冶文化、转型发展主题相吻合的展园,展示黄石人文和生态特色;坚持办民生园博,为市民提供休闲的永久场所,让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坚持办特色园博,打造出充分展示地域性的“五彩缤纷、瓜果飘香、植物多样”的绿色生态园林,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引领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绿色发展,让园博打下黄石烙印。园博选址在大冶湖生态核心区的污泥滩,就是要将一片荒滩变成生态园林景观,并带动周边区域的环境改造、民生改善、发展转型,促进全市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推进区域统筹发展、高端发展、绿色发展。

     展园打开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本届园博会力求展现湖北元素,荆楚文化,展示灵秀湖北的魅力。17个市州展园,主题为“乡土景观”,或展现历史变迁、或展示民俗风情、或展陈特色文化,成为一扇窥视“灵秀湖北”的窗口。黄石本地的6个县(市)区园、8个企业园、3个高校园和黄石人家园,集中展示黄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成就和轨迹,6个国际友好城市园则展现黄石与德国罗德威尔、新西兰纳尔逊等城市的友好合作关系及异域风情,成为人们了解黄石的一个缩影。

     主展馆中生态文明和地方特色文化交融。园博会主展馆又称生态馆,造型精巧,寓意丰富。平地仰视如璀璨夺目的矿石,天空俯瞰如白鹭在大冶湖上振翅高飞,展馆中庭处一棵用钢结构制成、高达30米的“白玉兰”在屋顶盛放。屋面种植灌木和草皮等绿色植物,让建筑和园林浑然一体。展馆布展更是匠心独运。4500平方米“生态发展、绿色生活”展厅,灵活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室内栽植艺术,充分展示湖北省园林艺术成就、黄石市生态建设成果。6000平方米“美丽乡愁”实物展厅,围绕黄石“中国古建之乡、中国石雕之乡、中国青铜艺术之都、中国观赏石之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五方面采取众筹形式组织实物布展,突出展现湖北和黄石传统工匠精神及民俗文化特色。

     市民园搭建百姓共建共享的平台。本届园博会建设了近5万平方米的市民园,以矿石元素景观结合城市民俗文化特色小品(阳新布贴画、大冶布烙画等元素)来组织景观的生态文明空间,以可参与性的设计手法展示景观的亲绿、亲水、亲民特点,发动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生态建设,使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形成全民建园博、兴绿色、爱生态、护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绿色真正成为黄石发展的主色调。

     本届园博会,不仅为市民留下了一个永久性展园,还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留下了一笔绿色精神财富。黄石市正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建设和产业转型,加快“五城同创”,争取早日建成鄂东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作者单位:湖北省首届园博会黄石组委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含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电话:027-86789452    网址:http://www.hbsky.cn
鄂ICP备13008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