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补齐湖北开放型经济短板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李春香     时间:2016/9/15 8:08:04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报2016-9-15

  开放型经济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开放度不够。既有区位、环境、成本上升等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观念、政策环境、产业竞争力、体制机制等主观原因。
   
  
一、针对开放开发观念落后,应继续解放思想,强化开放态势。其一,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把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作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头等大事来抓,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推动政府主导的开放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开放模式转变。培养国际化的企业家队伍,推进企业人才国际化步伐。提升各级公务员应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能力,选拔具有应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人才进入决策层。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并重。加强对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减少和避免过度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等。其二,强化大市场、大流通的理念。放眼世界,放眼“一带一路”,树立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发挥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我省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束缚,进一步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湖北外向型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二、针对优势产业开放能力不够,缺乏自主品牌,产品竞争力不强,打造自主品牌,培育汽车等优势产业出口。围绕湖北省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出口品牌建设,鼓励企业积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产品认证,培育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品牌商品出口占比。依托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开发区、襄阳和宜昌高新区等一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光纤、汽车等品牌示范区,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光电子、北斗导航、船舶、环保等产品培育成品牌产品,逐步将行业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外贸优势。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为依托,以东风汽车为龙头,以整车带动汽车零部件,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和零部件出口。支持东风加快推进海外生产阵地建设。以东湖高新区为主体,以光通信、激光加工和消费类电子产业为重点,打造光电子国际知名品牌。以武汉为中心,黄冈、黄石、咸宁、宜昌等沿江城市为辅,着力打造面向东南亚市场的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以武钢、宝钢重组为契机,打造以武汉、黄石、鄂州为支点的鄂东南精品钢材出口基地。
   
  
三、针对开放型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应积极培育市场开放主体,优化外贸结构,创新发展外贸。其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力和活力。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事项,尽快落实国家调整“五险一金”相关规定,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对成功转型或初创型外贸(如跨境电商)企业政策帮扶力度。鼓励外向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品牌建设。推进大中型企业与省外企业、跨国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其二,积极调整外贸结构。着力推进机电、高新技术、文化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建立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引导外贸企业改善供给结构,注重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高端加工贸易比重,尤其在沿江地区,推进加工贸易集聚发展,积极承接电子、生物医药等高端加工贸易产品和绿色产业,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借鉴重庆经验,鼓励“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内陆加工贸易模式。其三,不断创新发展外贸。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完善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建立与跨境电商相适应的海关、商检、退税和支付管理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企业集聚。积极推动武汉、鄂州、黄石等市州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电商业务,有序推动系统化的市县两级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宜昌、襄阳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新增长极。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贸易,争取汉口北市场将采购贸易模式常态化。加快培育具有湖北特色、竞争力较强的外贸综合服务体,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服务。
   
  
四、针对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不强,提升增强平台通道功能,加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优化省域开放空间。其一,完善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全面复制推广已获批自贸区经验,积极申报筹建湖北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武汉保税区构建,拓展武汉出口加工区外贸服务功能,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打造整车及零部件公共型保税物流平台,为汉十汽车走廊汽车产业走出去搭建大平台,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加快建设保税园区。大力推进“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建设,大力推进保税区和武汉新港、空港之间货物直提直放,完善港区与保税区之间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功能。加快武汉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申报。其二,强化外联通道。畅通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武汉新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武汉新港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线之间的对接,力争将武汉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货物外运的“中心海港”。加大财政支持,巩固“汉新欧”双向常态化运营。大力推进天河机场国际航空物流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机场与顺丰快递、EMS、联邦快递等国内外大型物流商的合作力度。其三,深化“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丝路文化的历史发掘,加强汉口、咸宁万里茶道节点的历史发掘,加大湖北青砖茶、宜红茶保护与开发。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旅游和教育合作,开辟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合作办学。积极争取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中博会、农博会、光博会、华创会等活动,成立湖北“一带一路”商会推进经贸合作。积极推进湖北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集群式投资,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加快推进光谷北斗在东盟发展产业园、东风汽车在亚非等国家发展合作项目等。以新疆为重点,积极拓展湖北优势产业向西转移,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为纽带,共同打造东南亚外贸发展大通道。积极参与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天然气等短缺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在境外建立稳定的资源保障基地。积极鼓励我省科技服务、酒店经营管理企业走出去。其四,增强地市城市开放能力。完善市县两级开发区产业配套条件,提高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的项目,推进产业合理分布和集群式发展,增强地市开放能力,形成多点支撑的开放格局。
   
  
五、针对外经贸政策环境不健全,优化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其一,深化利用外资、对外投资改革。简化外资市场准入程序,加快制定涉外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清单”,“并联”审批流程,实现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部分重点行业开放,在教育、文化、医疗、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进一步推进开放或放开准入限制的试点。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和监管机制。其二,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建设湖北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力推动口岸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认。探索推动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电子口岸区域共享平台。加快推进湖北对接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和检验检疫一体化改革,完善关检合作“三个一”通关模式,完善外贸通关信息服务。其三,改善财政金融支撑环境。增加省级财政对外贸、外资等资金支持,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效益。积极搭建“走出去”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立湖北“一带一路”基金,在信贷、财税、出口保险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优势企业、科技型企业和自主品牌企业“走出去”。扩大保单融资、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的力度。有序推进武汉、宜昌、襄阳作为湖北涉外发展金融中心建设布局。其四,加强对开放工作的领导。借鉴河南等中部省份的经验和做法,尽快调整湖北省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立省级投资促进机构。
   
  
(作者系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含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电话:027-86789452    网址:http://www.hbsky.cn
鄂ICP备13008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