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究心辛亥人物,钩沉黎黄陂行状——裴高才《首义大都督黎元洪》赏析
作者:皮明庥     时间:2015-12-15 17:32:21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报2015-12-15

  时代塑造人物,人物折射时代。在清末民初社会转折的风云时代,湖北、武汉、黄陂涌现出黎元洪这一历史人物,其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都是独具一格的。

    史坛与文坛上对黎元洪之文著时有所见,但较之黎元洪的复杂曲折阅历和独特的时代特色、人物性格,研讨与叙介似有不足。湖北黄陂裴高才先生夙好文史,究心于乡邦人物,推出《首义大都督黎元洪》一书,运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对黎元洪进行颇为全面的解读,是一部具有学术和文学价值的作品,对深化辛亥革命及民初政局之研究均有裨益。

    裴先生立足于对黎氏独特的身世与行状的把握,并将之与时代政坛闻人作比较研究,立论云:“如果说孙中山是英雄造时势的话,那么黎元洪则是时势造英雄。”正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时势以及民初政坛诡谲多变的时势,将黎元洪推上历史舞台,成为首义都督、民国总统。此一结局,决非黎氏本人事先之人生设计。黎元洪就是这样在不可意料、缺乏思想准备的境遇中,走上政坛顶峰的。

    高才先生这部作品的另一成就是,对黎氏行状中之诸多谜团进行了解读。关于黎氏的一生,尤其是其籍贯身世,历来聚讼纷纭,各言其是。作者比较诸说,广事求证,为揭开谜底,进行深入考索,认定黎氏原籍江西豫章(今南昌),世居黄陂县城、中和乡(今祁家湾)、东乡(今黎家岗)与北乡(今大悟黎家河),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同时,裴著还援引黎氏接受英国《大陆报》记者艾德温·丁格里采访时的现身说法:“我是湖北黄陂人。”以及其嫡孙至今仍保存着黎黄陂生前常用的“黄陂黎氏”篆字印章的实物佐证。裴著的多重证据支撑,应该说,是颇有说服力的。

    在相当长的时段中,由于我们的史学研究乃至文艺作品,流行一种简单的二元对应模式,品骘人物时“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是革命,便是反动”。此种非此即彼之“一刀劈”史论,是难以真实界定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之人物的。我们要为历史留真,必须走出概念化、绝对化,如实叙介人物,不必拘泥于誉之或诋之的两极中。这也许就是此书的看点之一。

    纵观黎元洪之一生,经历了北洋海军、湖北新军、首义都督、三任民国副总统和两任民国大总统诸时段,其间有于国有功者,也有功大于过者,亦也功过相偿者,还有过失难辞者。要进行细心的理性评介,而不能以论辩取代事实。窃以为,黎元洪出山为首义都督,是黎氏一生中关键之史事。论者常出其首义前还杀过革命党人,但此事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而历来文坛上常将黎讥为“床下都督”,更是缺乏佐证的传言。事实上,在19111010晚首义枪声大作时,身为新军协统之黎元洪,并没有奔赴军营,指挥部下反抗革命军,而是避处于黄土坡僚属家中静以待之。相反,湖北新军另一统军人物张彪,却在第八镇司令部组织士兵进行顽抗。此时此刻确乎为关键时刻,黎元洪与张彪的态度迥然有别。当时,作为湖北新军第二号人物的黎元洪,居然在起义大火燃起时,对清军安危不挺身而出,而作壁上观。可见其不想与革命军为敌。黎的这种态度,才有可能被起义军请到谘议局大楼开会,并被拥立为湖北都督。以前的史论中,对这一关键史实缺乏认知,这是不能不顺便提到的。

    作为两任民国总统,黎元洪可圈可点的史实很多。当时他受制于北洋军阀,也曾想有所作为,乃至一度谋南下,与孙中山的护法相呼应或参与,但毕竟由于势单力薄,也不具有孙中山再造共和的意志,因而,黎氏不能与进步潮流同行。但黎黄陂居京期间,最为重要的政治姿态是,当袁世凯帝制自为时,黎氏坚决予以拒绝、反对。这是黎氏的大节大德。从黎氏附和参与武昌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这两件决定性的大事而言,黎氏在近代政坛上还是显示出了独特的灵光的。作为一位军界闻人、政坛巨子,而且在大事上并不糊涂的黎元洪,在史册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值此2016年辛亥首义105周年并孙中山150华诞之际,《首义大都督黎元洪》可谓一部扛鼎与献礼之作。

    (作者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电话:027-86792493    网址:http://www.hb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