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桂子山上,田家炳大楼七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所在地。走进主编室,整洁的书桌,翠绿的盆景;再抬头远观窗外,与珞珈山、东湖对望,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
说起自己的经历,王泽龙将其概括为三个“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青少年时期生活在美丽的故乡洪湖;第二个“二十年”,1982年从华师中文系毕业,分到荆州师专(后来的荆州师范学院,现已合并为长江大学);第三个“二十年”,作为优秀人才被母校华师引进,工作直到现在。今年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创刊60周年,与遥遥领先的学报排名相比,作为主编的王泽龙则显得内敛低调。除了撰稿发表在杂志期刊上,王泽龙几乎不接受外面媒体的采访。
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师
文革期间,中国取消了高考。1972年12月高中毕业后,与很多人一样,王泽龙回到农村开始了农民生活。年纪小,个头也小,他被队长照顾当了“放牛先生”。1973年盛夏一天,他负责的那头牛因天热到路边一个小水沟里滚泥,没想到的是,这头牛直接反过身四脚朝天躺在水沟中间不能翻身(农村人把这称为“仰脊”),牛一直躺着心脏受到巨大体重压迫,如不及时翻转随时会死去。所幸的是,不远处打谷场几个人听到呼救,硬是用杠子将牛给及时翻转了过来,帮王泽龙解了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这件事,生产队长不放心王泽龙再放牛,推荐他去家乡代市小学当了民办教师。“放牛先生”变成教书先生,那一年他不到18岁。不到2年,王泽龙当上了代市小学校长,其时不满20岁。后来三个大队合并,21岁的王泽龙成了管理三所小学分校的校长,该校还成为当时洪湖县中小学校的十面红旗之一。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王泽龙报了名。得知他报名参加高考,公社分管文教的书记找到他,承诺让他立即转正成为公办教师,想以此挽留。王泽龙回答书记说,自己想试一试,上大学一直是他的梦想。到高考发榜时,他所在的文科考场,只有他一人考上了大学,当时的录取比例是100:4。
从华师毕业的王泽龙被分到荆州师专。毕业后头四年,他没写过一篇论文,潜心教学。在他看来,教好专业课,也是打好专业研究基础的必要途径。他的第一篇论文,是发表在《荆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上的《鲁迅与郭沫若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比较》,当年人大复印资料予以全文转载,这给了他莫大的鼓励。
1996年元月,王泽龙破格晋升为教授,被学校任命为中文系主任。他任上的一系列改革,很快把荆州师专中文系搞得风生水起,并吸引了安徽、湖南、浙江、河南等省内外同行前来观摩学习。1997年,他被评为湖北省高校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998年他成为荆州师范学院副校长,2000年9月王泽龙辞官从学,作为优秀人才被引进华师,开始新的学术人生。
现代诗歌研究三部曲
从王泽龙的学术成果来看,他无疑是个高产优产的学者。近30年他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其中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几大有影响的文摘刊物全文转载7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多种。从文学史研究到文学批评研究,再到诗歌研究,他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文系,广泛采用编年体的文学史,一个作家的介绍,往往要跨越几个时间段。王泽龙大胆采用了按文体来分类的编写体例重新编写文学史。他与李德尧教授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199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突出了对文体演变规律和文学规律问题的研究。著名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王瑶先生肯定了这部文学史大纲“体例简明,便于教学”。后来受高教社委托,他与刘克宽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包括了当代文学),仍然坚持采用文体史体例,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修订再版,现已成为全国地方性师范院校通用的专业教材。90年代之初,王泽龙率先开始了地方文学史的研究,他与王齐洲教授合作的《湖北文学史》于1995年出版,成为全国第一部地方文学史。
王泽龙的现代诗歌研究,是从1991年开始的。那一年全民下海经商,王泽龙却北上访学,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北京大学学习,追随著名的现代诗歌研究专家孙玉石教授。1995年,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出版,成为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与新诗研究学界广受关注的力作。在此前,人们对诗歌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王泽龙的著作率先突破文学史研究的思想禁锢,成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专著。王泽龙现代诗歌研究形成了他的学术体系。他突出围绕现代诗歌的形式本体问题,从诗歌的意象、节奏和语言方面进行系统探究,期望以此建构起中国现代诗学本体研究的理论体系。他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从现代诗歌意象理论的考察与现代诗歌意象历史嬗变研究的结合中,阐释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是如何受西方象征主义诗潮影响,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进行改造与现代性转化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获得了湖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两年他又开始了现代诗歌语言的研究。王泽龙认为,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而现代诗歌语言具有现代诗性的特征。新诗的自由化和散文化的方向是不可改变的,新诗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是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厚古薄今,迷恋传统是没有出路的。他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两篇文章《新诗散文化的诗学内蕴与意义》(2007年7月)与《现代汉语虚词与新诗形式的变革》(2014年9月)就是他这一诗学观点的集中体现。2014年王泽龙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为了我国新诗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
人文学者的人文情怀
作为导师,王泽龙认为,带学生做科研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课堂上,他和学生不只是探讨著名诗人的作品,民间诗人余秀华也成了师生间探讨的话题。他带的学生,有的写20世纪三十年代女性诗歌研究,有的写胡适诗歌的虚词研究,其博士生、硕士生在读期间撰写的论文,有10多篇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等国内有影响的权威期刊或专业期刊上,有的还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近五年,王泽龙带领他的研究生共同整理、研究朱英诞诗歌。朱英诞是民国时期著名诗人,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一直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写作,直至1983年去世,共创作了3000余首新诗,800多首现代旧体诗,较长时间被埋没。王泽龙把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定名为《寻找隐没的诗神》(上、下),该成果今年9月已由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预计明年,由王泽龙主编的十卷本《朱英诞集》将会公开出版。
就任学报主编后,王泽龙提出以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的办刊宗旨。他认为人文学者,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文学术境界与人文学术情怀,人文社科期刊理所当然地要把人民大众关心的重要社会问题,学术研究中具有知识创新的成果作为重要话题,高水平的刊物就要有学术的担当意识与对社会问题率先发言的责任,为推动社会改革、社会发展履行思想传播与知识创新的学术责任。
今年华师学报60周年刊庆,近5年来在南京大学的CSSCI、北京大学的中文核心期刊、清华大学知网、中国社科院学术评价中心的评价系统中,《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均排列前五名。近5年《新华文摘》等四大文摘转载率,均为70%—80%;其中,《新华文摘》每年全文转载平均为10篇左右,处于全国社科期刊前列。“可以说我们的文科学报编辑队伍是全国期刊界最好的一支队伍。”王泽龙自信地说。文科学报的7个编辑中,6人是博士,4人为正高,3人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在2013年和2015年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15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与德国斯普林格公司合作的《Tournal of China Studies》(《中国学刊》)在斯普林格出版公司在线平台以公开获取形式公开发行。华师学报在国际化方面又走在了同行的前列。
有学者曾把王泽龙形容为戴望舒诗歌中的“乐园鸟”。这一只乐园鸟:“飞着,飞着,春,夏,秋,冬,昼,夜没有休止/华羽的乐园鸟/这是幸福的云游呢/还是永恒的苦役?”王泽龙从教40年,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年近花甲,看上去依然十分年轻精神,我们问他有何秘诀,他笑着回答说,那就是因为与诗歌结缘而年轻。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校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