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德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德国人的严谨认真和德国先进的制造业,德国是一个值得中国学习借鉴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华中师范大学,就有一位学习和研究德国史长达三十年的学者,他就是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邢来顺教授。
从“厂长”梦想到治史学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安徽,高考考生多,但录取率很低,只有4%。当时的邢来顺不会想到自己后来将结缘德国史,走上一条治学之路。邢来顺的父亲是当地社办企业的厂长,他最初的梦想就是超越父亲,将来做一个国企厂长。他原本想读安徽大学的国民经济管理系,毕业之后能够做管理工作。但其高中老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老师力荐他选择了该校历史系。正是这个志愿,改变了邢来顺的人生方向。
当时国家正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比较少,毕业包分配。但邢来顺大二时就决定毕业考研继续深造,学习其喜爱的世界近代史。凭借扎实专业功底,邢来顺以初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近代史专业研究生。
到了东北师大,邢来顺师从著名世界近代史学者姜德昌教授,攻读德国史专业。学习德国史,首先要过语言关。邢来顺买来一本德语词典,从零开始学习德语。德语老师性格开朗,循循善诱,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学好德语的信心。不到一年时间,他就可以借助词典阅读德文原版著作了。当时德国史资料缺乏,能利用资料的主要是英文和德文等外文著作。他天天去图书馆啃书,并成为图书馆外文采编部的义务选书员。每当图书馆新进相关外文资料,他通常能最先得到消息,有些书甚至还没有编目上架他就能利用这种“特殊关系”先读为快。
初次接触德国史,还是邢来顺读中学时,偶然看到一本讲德国政治家俾斯麦的小册子。书中俾斯麦给他留下很深印象,这是一个推行“铁血政策”、镇压工人运动、不断发动战争和扩张的狂人。攻读硕士学位时,他沉浸于俾斯麦的世界中,阅读各类俾斯麦书籍,深深地为这位政治家的高明外交策略所吸引。随着文献阅读的不断积累,邢来顺心中的俾斯麦的形象逐渐被改变,在最初的学术冲动之下,他写了一篇与我国学界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关于俾斯麦的论文,发在了学校研究生学报上。有一天老师告诉他,这篇论文《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与欧洲和平》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生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是高校的“抢手货”。武汉成了邢来顺的首选,拥有张舜徽、章开沅等名家的学术重镇华中师大成为其工作的向往之地。1988年,邢来顺从东北来到武汉,成为华师历史系的一位教师。后来,夫人也从另外一所学校调到华师政治学研究院。夫妻两人,一个专注于东南亚,一个倾心于德国史。
历史研究要“关照现实”,学术探究须“无惧转型”
邢来顺特别崇信德国教育改革家、现代大学创始者洪堡的大学教育要“教学与研究的统一”的理念,认为要提升大学教学质量,必须研究先行。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耕耘在欧洲史特别是德国史研究领域,多年的辛劳化成了累累硕果。
“研究外国历史,一要放眼国际前沿,它能使我们的研究充满朝气和活力;二要注重现实关怀,这是我们研究的落脚点所在。”这是邢来顺多年来研究德国史的体会。学术研究尤其是德国史研究一定要明确,做一个选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的内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只有把这两个问题弄明白,学术研究才会接地气,而不是空中楼阁。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邢来顺获得了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工业化进程中的德意志帝国政治发展研究》,其中就德国高速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凸显历史研究的“社会关怀”。
本世纪初,出于对我国高速工业化进程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他又申请并获得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工业化进程中德国教育事业的调整和作用》,希图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历史借鉴。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强调支持文化发展,甚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邢来顺于2010年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联邦德国的文化政策和文化多样性研究》,并担任项目主持人。
现留在世界史教研室的岳伟博士,研究之初一直舍不得离开原先博士论文选题。邢来顺建议岳伟将关注视角转到当代德国的国家治理方面,“我们国家现在也在转型期,德国是当代发达西方国家,它的转型时期的国家治理有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岳伟博士接受了建议,他申报的《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国家治理研究(1970—1990)》成功地获得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从研究生到如今的博导,邢来顺学术关注方向也一直在改变,不变的是德国史这个研究领域,邢来顺称之为“学术转型”。他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研究范围从点到面、研究时段逐渐延伸的过程。
研究生阶段和工作初期,邢来顺关注的是德意志帝国外交史,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迈向强权国家——1830-1914年德国工业化与政治发展研究》一书。当研究进一步深入时,他才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交织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他将研究触角进一步伸向了社会和文化史等领域。1999年,邢来顺以访问学者身份去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进行交流。在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德意志帝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基础上形成了近50万字的《德国工业化经济-社会史》。此后又完成了《德国贵族文化史》等著作。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研究世界史的人也应该根据需要实现‘学术转型和转轨’。”邢来顺说。2013年,他申报的《多卷本〈德国通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与以往从政治史角度编写的德国通史不同,此次编写的六卷本近三百万字的《德国通史》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融入最新研究成果,从德意志历史发展独特性的视角,详述包括古代到21世纪初的德国历史。
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研究
在邢来顺看来,教师是个幸福指数很高的角色。学院应该把研究水平最高、最富于学术激情的老师配备到本科教学一线,以科研促进教学,把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在他的动员下,近代史所、文献所等原先专注于科研的老师们纷纷投身本科教学一线,并依托科研优势,积极参与本科教学和教改工作,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历史文选》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支柱。
“一位好的老师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而非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理。”跟很多国外高校的做法一样,邢来顺会每一周或两周抽出一个下午,和学生在办公室里面对面交流,解答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本科生,邢来顺更多的是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给出话题,通过即兴提问,实现教与学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对于研究生和博士生,邢来顺则采用研讨教学的方式,每次通过提前布置研讨题目和相关书籍,督促学生认真准备。每个人必须根据规定的程式,就相关问题进行陈述,如果有人敷衍应付,他会当场批评一点不留情面。
做历史研究,历史文献阅读能力极其重要。鉴于专业特殊性,邢来顺特别强调要过两关,一个是语言关,一个是前沿关。他特别关注同学们阅读外文资料,会和学生一起上网了解探讨最新的国外学术研究动态和成果,介绍相关的论文和专著。他布置给学生任务,先读后译再讨论,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就为学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邢来顺不忘在院长、书记大力支持下探索教学研究和改革。他不仅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还协助前院长王玉德教授、彭南生教授等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讨会,华中师范大学本科历史专业的相关教学改革举措得到与会者充分肯定。除了获得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还先后成为国家级研教双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立项建设单位。相关教学研究成果两次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回顾到华师近20多年的工作经历时,邢来顺感慨地说道:“包括德国史在内的世界史研究由于涉及到语言、资料等问题,有一定的特殊性,困难较大。我校的世界史与北大、南开等学校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还要加倍努力。”他希望将来能在华师成立一个德国历史和文化研究中心,将德国史研究在华师发扬光大,一直传承下去。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