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他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的具体要求:第一,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第二,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第三,切实强化社会合力。第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9月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十堰市召开贯彻贵州会议精神精准扶贫先吹,推广十堰精准扶贫经验。9月24日,湖北省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
10月9日,《中国经济时报》刊发十堰市委书记周霁撰写的《精准扶贫:坚持内外兼修决胜全面小康》一文。本报特予以转发学习。
十堰地处鄂西北边陲,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肩负着近8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双重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近年来,我们把中央要求、省委部署与十堰市情紧密结合,咬定全面小康建设目标,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紧扣省委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精准扶贫,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更富万代,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绿色转型、加快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一、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富口袋”
牢记“民生决定目的”,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深入开展“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围绕“六个精准”要求(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精准),全面实施产业扶贫、生态搬迁、助学、金融扶贫、龙头带动、环境整治、低保衔接、医疗救助、安全饮水、责任帮扶等“十个到村到户”,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十二五”以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4.22万人;其中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8.51万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4%。
1.开展“四双”帮扶,干部群众“结对子”。“四双”即“双包双建双带双促”。“双包”,就是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人),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组建扶贫工作队,抽调科技特派员,动员企业和“两新”组织,进驻贫困村,致力于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望、闻、问、切”,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真扶贫、扶真贫,扶到点、扶到根;“双建”,就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推进“能人治村”,促进“市场对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打造“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双带”,就是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决定性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特色产业建设,舞活产业“龙头”,培育致富“领头雁”;“双促”,就是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让干部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全市1236支工作队、1068家企业、10.2万名党员干部驻村包户,实现了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全覆盖”。目前,规划到村、到户精准帮扶项目5.5万个,已到位资金4.6亿元;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255家、发展家庭农场175家,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达到542万亩。
2.开展搬迁扶贫,挪出山区“穷窝子”。我市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深山石山和边远库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我们紧密结合竹房城镇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整合扶贫、住建、发改、国土、民政、移民、残联等项目资金,对6万户、24万贫困群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按照“绿、净、齐、富、厚、和”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和生态家园,政府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真正让群众搬出“穷山恶水”,走上“康庄大道”。扶贫搬迁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了山区生态植被恢复,“十二五”以来,已搬迁贫困户1.7万余户,仅竹房城镇带5年就增加城镇人口23.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5.34个百分点,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4.4万亩。
3.开展教育扶贫,着力拔掉“穷根子”。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在全面落实国家减免帮扶、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人口教育扶持力度,开展“雨露计划·金蓝领”助学行动,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大幅提高生活费补助标准,由过去只补1000元,提高到每年补3000元、连补3 年,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让群众自主选择时间、内容,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去年以来已培训1万余人、转移就业7322人。同时,加快智慧农村网建设,已开通100个村级子平台,并在淘宝网开设农副产品网店108家,用信息化为农民插上致富的翅膀,郧西县下营村成为全省唯一“淘宝村”。
4.开展金融扶贫,脱贫致富“有路子”。探索构建“政银保”金融扶贫模式,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撬动、引导作用,邮储行、农商行、农行、人保财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建立了“政府风险抵押、保险公司风险担保、村组农户信用保证、扶贫资金分类贴息、贫困户无息贷款”等金融扶贫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户“贷不到”、“贷不起”,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等难题。去年以来,已开发“互惠贷”、“助农贷”、“扶贫贷”等金融产品9个,撬动银行小额贴息贷款10亿多元,投放贴息贷款7亿多元,7000多农户、600多家合作社、150多家龙头企业受益。
5.创新扶贫机制,强化保障“兜底子”。创新以扶贫开发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将“减贫摘帽”与政绩考核挂钩。创新民生保障机制,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户,按照农村低保、五保等标准实行政策性兜底,加大监管、整改力度,确保精准保障到贫困户;加大医疗救助扶持力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将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去年以来,发放城乡低保资金8.1亿元,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42亿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52亿元,救助困难群众45.1万人次。创新资金整合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相关部门“各端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去年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22亿元。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全市有1200余家企业进村流转土地、山场58.3万亩。创新“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便民服务机制和“三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除认真参加所在班子民主生活会、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外,还要定期以普通党员身份深入基层参加联系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选派800多名干部到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抓基层强基础,抓班子带队伍,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
二、正党风、转民风、树家风,内修人文“富脑袋”
地方贫困,精神不能“贫困”。贫困往往使部分人丧失做人的尊严,道德是捍卫人类尊严的最后防线,也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决定因素,扶贫也要扶德。我们在外修生态的同时,加快“内修人文”,党员修党性、群众修美德、社会修正气,构筑精神高地,弘扬文明道德,丰富文化生活,让贫困地区干群精神富起来、社会环境好起来,实现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得益彰。
1. 干部修党性,提振精神区位。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嘱托,按照湖北省委李鸿忠书记“精神区位领先、思想观念领先、体制机制领先、干部作风领先”的要求,认真学习焦裕禄、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级巡视工作、讲纪律守规矩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举办“流动党校”、周末大讲堂,开展专项整治、电视问政,掀起“作风风暴”,着力扫除“安贫乐道”、“怨天尤人”、“等、靠、要”等懒惰思想,引导干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竞进提质的状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决战决胜扶贫攻坚中实现“清廉为官、事业有为”。
2. 群众修美德,提高文明素养。我们始终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精准扶贫与道德扶贫、文化扶贫有机结合,以“十星”创建为抓手,建设文明十堰。家家户户创十星,行行业业争一流,全市星级文明户创建面100%,“十星级”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品牌和辉煌荆楚60名片之一,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两连冠、省级文明城市七连冠。以“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建设大美十堰。通过家风家规进家、家规族训入院、村规民约上墙,使扶贫济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涌现出“最美姑娘”、“最美村官”、“最美家庭”等一大批最美典型,34人荣登湖北好人榜,18人当选中国好人,赵久富当选为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李国钢当选为2014年全国最美村官。以地域文化传承为纽带,建设文化强市。发掘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擦亮“山、水、车”三张名片,完善文化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留住文化根脉,记下乡情乡愁。
3. 社会修正气,提升幸福指数。消除贫困只是一个手段,一个阶段性的工作目标,人民幸福才是我们永久的奋斗目标。我们努力顺应贫困群众求富求安的新期盼,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法治十堰、平安十堰、诚信十堰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推行乡官、警官、村官“三官巡村”,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四位一体”诚信体系建设,开设道德讲堂近2000所,组建志愿者服务队724个,树新风、扬正气,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客商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前列,十堰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中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全省行政审批最少城市之一。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环境,引得凤凰深山来,东风与沃尔沃合资公司、万达、昌升、华彬、绿城、京能、林安、华西、嘉麟杰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十堰。
三、绿山头、护源头、舞龙头,外修生态“富万代”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和生存环境是关键。我们把绿色化作为扶贫开发的生命线,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理念,生态建设“做加法”、铁腕治污“做减法”、转型发展“做乘法”,努力打造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全域风景区,用生态环境营造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
1.植绿兴绿,种下“绿色银行”。生态是十堰脱贫致富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对十堰来讲,种树就是种发展。我们坚持以“绿满十堰”为抓手,大力实施“八绿”工程(山绿、路绿、河绿、城绿、园绿、村绿、院绿、地绿),四季挖窝、三季栽树,全民全域持续植树造林,绿化、管护双管齐下,守住山头、管住斧头、护好源头,努力让“绿满荆楚”在十堰率先落地生根。“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9.1万亩、封山育林74.1万亩,高标准规划建设了四方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森林覆盖率达64.72%,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三项指标全省第一,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绿色已成为十堰的底色和主色。
2.治污控污,建好“生态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我们把保水质、促发展和保生态、惠民生紧密结合,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以“五城联创”为载体,全力以赴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努力建设青山常在、碧水常流、蓝天永驻的生态家园,让一库清水永续北送,让全市群众享受更多“绿色福利”。近年来,我们自筹资金17亿元推进城区五条河流治理,扎实开展“三违”整治、“清水行动”、“向三大污染宣战”,不计成本、不惜代价狠抓节能减排,拒批污染项目,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制度,关闭转产规上企业560家,永久性减少税收22亿元,建成排污管网1258公里。目前,境内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十堰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在中国宜居百强城市中排名第95位。
3.转型升级,收获“金山银山”。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我们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里子与面子、显绩与潜绩”的关系,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好“调水”牌、市场牌、资源牌和开放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农业抓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加工,汽车产业抓“整车专用化”和重要总成、零部件创新驱动,服务业抓生态文化旅游、电商物流,着力让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变资源为产业,化生态为经济。目前,全市产业结构正由汽车“一主独大”向汽车、旅游、水电、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百业共兴”转变;引进京津冀对口协作项目67个,项目投资530多亿元、到位资金14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6.6亿元,占GDP比重13.1%;单位GDP能耗、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下降率全省第一,工业利润增幅、新增市场主体和规上工业企业增幅全省第一,绿水青山正在变成十堰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