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凤凰与龙同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这一论断是有科学依据的,它来自于纷繁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丰富的凤凰文物、鲜活的凤凰民俗,来自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一直贯穿着的凤凰所代表的奋发有为精神,来自于中华民族情感里始终延续着的凤凰作为吉祥美好的象征。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者吴艳荣的专著《中国凤凰:从神坛到人间》(2014年10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兼具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入,多角度阐释、论证了凤凰与民族图腾、祖先化身、国家意识形态,以及与社会、婚姻、个人等多层面、多领域的密切关系和作用。全书史料详实,论证充分,流畅的行文与丰富而典型的凤凰图案相得益彰,向读者徐徐展开一幅凤凰从神坛到人间的巨型历史画卷,精彩纷呈。
首先,凤凰的形神之变、凤凰与祥瑞两个章节,作者阐释了民族的起源、发展与融合,乃至国家建立之后,凤凰意象一直具有的重要作用。古老而神异的凤凰,出土于中国的东南西北四方,其造型各异,但无不浸润着远古先民的鸟崇拜、太阳崇拜、风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这一系列的崇拜中,有原始氏族在漫长的生存实践中对大自然的探索与依赖、亲近与幻想,有对超自然力量的臆想与膜拜,有在艰苦生存条件中寻求庇护的希冀与渴望,更有对生命本源存在与延续的朴素思考。在原始巫术、宗教祭祀中,凤鸟均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或为祭祀对象,或为已化为天神的祖先化身,或为巫师通神的法器。应该说,凤凰的神性与生俱来,伴同氏族起源、民族发展与融合、国家的建立,这种神性曾经被渲染为天命的传达、神意的主旨、帝王诞生时的烘托。但随着时代发展,凤凰也从天意、从人间权贵的身份与等级的标志逐渐开始褪化。这份吉祥象征始于先秦,高涨于唐代,保留着淡淡的神性,浓浓浇铸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美好的希望与寄托,最终固化为中华民族全民享有的吉祥象征。
其次,凤凰与装饰、凤凰与婚姻情爱两个章节,作者继续追寻凤凰在民族情感中根深蒂固的因缘。几千年来,凤凰与我们衣食住行、生存死亡、生命繁衍等密切关联。人们精神领域中的凤凰与物质世界中的凤凰互为因果,一同发展着、丰富着、传递着。丰厚的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交相辉映,不断传承演变,形成凤凰在不同领域的精彩,并且从不曾中断。在不同阶段的重要生命仪式中,都有凤凰元素的参与。譬如水族初生婴儿满月时,外婆要给外孙两件礼物,一是凤冠帽,二是凤凰背带,意为初生儿获得两件灵物洗礼,在其今后人生旅途中能走能飞、逢凶化吉和美满如意。又如婚姻仪式中,两千多年前的凤鸟双连杯,即是作为婚姻的合卺礼仪用器,而现代畲族人婚庆时,依然将“凤凰到此”四字贴在厅堂正壁上表示吉庆,出嫁女子则要穿上全套凤凰装。再如丧葬仪式里,今天依然可见的凤鸟画像石、画像棺、凤纹墓志等。此外,包括服饰、建筑、车马、日用器皿等丰富的出土实物,一样见证了人们对凤凰的钟爱。不专属于某个个体,不专属于某一性别,也专不属于某一阶层,这就是凤凰,贯穿生命始与终、生活贵与贱,贯穿社会多层次、历史远与近,从而深深积淀成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其三,凤凰的“性”变、凤凰与德才、凤文化当代价值三个章节,作者提出独特的解读,认为凤文化诠释了中华民族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凤凰人格化后,以凤比德、以凤比才,延续了两千多年,或寄托着宏伟的人生理想抱负,或称许着已经获得的人生成就。从古至今以凤喻人例证不胜枚举,但无不赞美着人们的德才能识。它代表的是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对人生价值的自我认同与心理预期:人生当拼搏进取、有所作为,像凤凰一样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也是一种与社会、与国家有所贡献的责任担当意识。诚如作者书中所言,吉祥、和美、奋进是凤文化的精髓,它与时俱进、永不过时,在中华民族的情感积淀中永葆鲜活。
在中国凤文化研究领域,吴艳荣十多年来用力颇深、探索颇苦。可以说,中国凤凰文化渗透并作用于多个社会学科领域,若没有长久而深厚的学术积累,是难以完成这部综合性研究专著的。书中不乏新意创见,如楚凤的独具性灵、汉代凤凰的神性与仙气、凤凰的“性”变、凤凰在婚姻情爱中的多种象征意义等等。当然,中国凤凰文化博大精深,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很大拓展空间。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各领域凤凰元素比比皆是,研究凤凰不仅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也有积极的当代价值。该书不仅值得凤文化研究者、传统文化爱好者一读,也为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挖掘灵感与商机的人士提供了不少有益参考借鉴。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