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农村留守问题研究新作
作者:汪 平     时间:2014-11-15 15:22:58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报2014-11-15

  20149月,湖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覃国慈撰写的《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留守问题研究》,该著作为《农村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丛书》之一,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偶然的机会笔者阅读了这本书,感觉是一部难得的关注农村民生、情系留守人口的好书,值得一读。

     本书除前言之外共分六章:第一章从推拉理论、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威斯康辛模型、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等相关社会流动理论上追溯社会转型期留守问题的产生缘由;第二章主要探究留守族的形成原因;第三章分别阐释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在留守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第四章从留守族的社会支持现状中发现问题,并结合他们的期盼探讨增加社会支持的路径;第五章主要叙述现有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针对农村留守族的关爱行动;第六章从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多个方面来寻求留守问题的最终解决途径。

     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和独特犀利的观点,让读者对农村留守问题的产生缘由、农村留守族的群体规模和生活现状、农村留守问题的解决之道等问题豁然开朗。

第一,有流动才有留守。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从单一同质性社会向异质多样化社会的整体演进。在此背景下,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变迁。社会转型期,社会流动加剧,农村社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土又离乡”,奔赴城市务工或经商,成为农民工并引发“民工潮”。

     第二,流动不彻底导致留守。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受限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以户籍制度为首的一系列制度壁垒,进城农民工尽管早已不从事农业,但他们仍然是农民,其身份没有与职业同步转换,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处于“边缘化”地位,城市对他们是“经济上接纳、社会上排斥”,面对高就业压力、高入学门槛、高生活成本、高房价、低待遇……他们的身后便留下了一个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组成的特殊留守群体(俗称“386199部队”)。

     第三,农村留守族的规模庞大。据2012年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据2013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数据,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留守妇女群体已达5000万人。尽管来自不同部门和统计口径的数据不一定准确、详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留守族是个庞大的群体,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第四,留守族的留守生活问题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尽管可以让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增加,但家庭主要成员的长期缺位,必然导致家庭功能的残缺,使留守族的生活倍受影响。例如:留守老人的养老无保障、精神缺慰藉、“退休”年龄延长,留守妇女的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健康状况堪忧、婚姻稳定性差,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爱不够、行为出现偏差、意外事故频发,更严重的是,在农村社会治安不容乐观的情况下,针对留守族的犯罪行为越来越多,留守族普遍缺乏安全感。

     第五,留守族需要社会支持。数量庞大的留守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其生活现状和未来发展让人揪心。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不能消失,农业不能怠慢,农民不能弱化,所以更需要从政策、制度、法律等多层面来构建社会支持体系,破解留守族的生活困境,提高其生活质量,也给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营造一个安全而温馨的大后方。

     第六,留守问题的解决需要顶层设计的调整。农村留守族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所付出的巨大社会代价。农村留守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公正,更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因此,农村留守问题需要引起高层重视并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的问题。留守问题的最终解决并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工回家务农,也不是让留守族随迁城市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而是缩短留守族与家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并过上有收入、有住房、有保障、有尊严的幸福家庭生活。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理念和口号改变是不行的,需要落实到制度和行动上,需要全社会的关怀和顶层设计的调整。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天空网电话:027-86792493    网址:http://www.hbsky.cn
Copying Right 2012 鄂ICP备05001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