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灵魂和永动力,是连接综合国力各种要素的关键力量。优秀文化是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更是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这表明,党中央已把提升国家文化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为湖北特色文化及其产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北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挖掘利用湖北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跨越式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对促进湖北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北的特色文化资源
湖北特色文化资源是在湖北历史发展进程中,适应当地自然人文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它内涵丰富,品种多样,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历史文化资源
湖北生态环境优越,生物资源丰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郧县猿人”的发现表明,早在10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栖息的踪迹。在湖北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2000多处,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谱系。
湖北是楚文化的起源地,也是楚文化的核心区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楚文化遗存。在湖北发现有楚城遗址5座,楚文化遗址73处,还发掘了数以千计的楚墓,在楚墓中出土了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成套的文房用具、大量的丝绸、最早的漆画《迎宾出行图》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展示了楚文化的特色和魅力。秦统一中国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与黄河文明融为一体,包容兼蓄,相互促进,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时期,荆楚地区就出现过如屈原、宋玉这样璀璨的文学巨星。秦汉以后,在这片灵山秀水的孕育之下,几乎代代都涌现出名垂青史的名人才士。清代名臣张之洞督鄂,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首先在湖北打响第一枪,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共和国,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①
历代遗留和出土的文物,如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元代青花四爱图梅瓶、商代饕餮纹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等,都是国家瑰宝。
(二)自然名胜与人文景观资源
湖北地区风光绮丽,自然景色瑰丽多姿,加之人类长期的创造性活动也在荆山楚水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印迹,因而荆楚大地上具有丰富奇特的山水名胜与人文景观。
湖北著名的山岳景观有神农架、武当山、大洪山、大别山、九宫山。湖北水系发达,长江、汉水、清江等1000多条河流纵贯荆楚大地。湖北湖泊众多,号称“千湖之省”。名山与大川相伴,千奇百态。
神农架号称“华中屋脊”,被莽莽的原始森林覆盖,保留有4000多种动植物物种,被誉为“天然动植物园”,是国家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为“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单位,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其定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武当山有72峰、36岩、24涧,奇峰嵯峨,气势磅礴,溪谷幽深,景象万千。大别山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南北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植被分界的过渡地带,以关雄隘险而知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九宫山属幕阜山中段,山上的云中湖是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之一。大洪山位于湖北中部,群峰耸立,层峦叠翠,多有由喀斯特地貌而形成的溶洞,以山奇洞险而著称。
长江横穿大巴山脉,形成举世无双的奇景三峡,两岸高峰夹峙,峭崖壁立,峡谷狭窄蜿蜒,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三峡在湖北境内有140多公里,占全长的70%。清江是湖北省长江段的第二大支流,自鄂西南崇山峻岭中穿越而出,形成八百里山水画廊的美景,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中的一段,山峰险峻,山体变化多端,幽静的清江穿行其中,两岸植被丰富,形成世界上景观最为丰富的大峡谷之一。
湖北的湖泊散落全省,有江汉明珠洪湖、天然绿宝石梁子湖、千岛竞秀的陆水湖等。洪湖是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水面辽阔,浩淼无边。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水质纯净,湖山相接,湖中有宝岛,岛湖相映,蔚为壮观。陆水湖是拦截陆水形成的人工水库,原来的八百多座山峰变成了八百多个岛屿,故被称作“千岛湖”。②
湖北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江陵(荆州)、武汉、襄阳、随州、钟祥,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黄州、鄂州、荆门、恩施、当阳。湖北的世界文化遗产有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清皇家陵寝(包括湖北明显陵、河北清东陵、河北清西陵、北京十三陵、南京明孝陵),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中国端午节。湖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5处。国务院1983年确定的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湖北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武当山紫宵宫、武当山太和宫、武昌长春观被列入其中。
湖北古建筑有孔庙书院、佛寺道观、陵墓会馆、名人故居、祠堂牌楼、戏楼古桥等,著名的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明显陵外,还有荆州三观、荆门元佑宫、咸宁羊楼洞古民居、恩施大水井古建筑群等。湖北近现代建筑主要集中在武汉,最负盛名的是武汉近现代建筑群和武汉大学早期建筑。③
辛亥革命也留下许多遗迹,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后组建的鄂军都督府旧址红楼、湖北军政府都督拜授黄兴为战时总司令的拜将纪念碑、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地点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当年的战场中和门和楚望台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地区的高科技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兴建了一系列的现代工程,它们不仅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如荆江分洪工程、丹江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峡大坝、清江电站以及新兴的钢城、车城和各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这些湖北现代文化的物质结晶也是湖北重要的特色文化资源之一。
(三)红色文化资源
湖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共创建时期,湖北是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之一;在大革命时期,湖北是工农运动的中心省份之一;在土地革命时期,湖北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和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是新四军的重要建军地和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湖北是国共双方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历次红色革命在湖北贯穿始终,红色遗迹遍布湖北全省。湖北红色革命中发生的事件和涌现的人物,在中国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湖北红色文化资源在全国也具有广泛的影响。
湖北在红色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中共创建时期的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旧址、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活动旧址等,有大革命时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省总工会旧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各级农民协会旧址、农民暴动的遗迹和遗物等,有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八七会议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及当时建立的湘鄂西、湘鄂赣、湘鄂川黔、鄂豫陕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旧址及旧址群等,有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等,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原军区党政机关旧址、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的革命旧址等。为了怀念先烈,各地在建国后陆续修建了大批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其中重要的烈士陵园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湘鄂边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等,重要的纪念馆有二七纪念馆、八七会议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陈列馆等。据不完全统计,湖北境内仅红色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物(群)就有580余处,数量之多和分布之广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四)工艺、曲艺、饮食文化资源
湖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荆楚工艺、曲艺、饮食文化,这些也为发展湖北的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有利条件。湖北的工艺美术包括雕刻、织锦、挑花、刺绣、纺染诸多门类。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挑花,在1938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和1956年波兰民间艺术展览中获金奖,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汉绣、大冶石雕、武汉木雕船模、红安绣活、阳新布贴、天门糖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铅锡刻镂工艺、荆州漆器髹饰技艺、咸丰县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老河口木板年画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北地方戏曲剧种多,影响大。汉剧、楚剧、黄梅戏、花鼓戏、傩戏、皮影戏等,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传统曲艺如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川善书、恩施扬琴、沙市鼓盆歌等,丰富多彩。民间音乐有宜昌丝竹、枝江吹打乐、武当山宫观道乐、土家族薅草锣鼓、长江峡江号子等。
宜昌夷陵区民间版画、安陆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民间故事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湖北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通便利,鄂菜菜系的特色就是融会南北风味的长处,既具北方菜系的淡甜,又有南方菜系的鲜美。湖北是千湖之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因而湖北饮食习俗以稻、鱼为主,小吃丰富,风味集八方之大成。著名的风味菜点有清蒸武昌鱼、鸡茸架鱼肚、钟祥蟠龙菜、瓦罐煨汤、菜苔炒腊肉、沔阳三蒸、鱼糕丸子、江陵散烩八宝、冬瓜鳖裙羹等,特色风味小吃有热干面、汤包、三鲜豆皮、东坡饼、孝感麻糖、黄石港饼等。
(五)民族文化资源
自古以来,湖北地区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一起创造了多彩多姿的荆楚文化,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是湖北特色文化中绚丽的一页。
清江流域土家族苗族文化是湖北特色文化中重要的一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清江流域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养成了勤劳俭朴、诚实爽直、热情勇敢的民族性格和道德风貌,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历史和文化,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流域土家族苗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以恩施自治州和宜昌市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富集之地,众多的文化类型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标本。④
(六)精神文化资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植根于湖北地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也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特色,如楚文化中体现出的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追新逐奇的开拓进取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融会精神、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重诺贵和的诚信精神,辛亥首义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红色文化中的“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和“百折不挠、同舟共济、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洪湖精神,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传说和故事、文学创作,为发展湖北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和内容。如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堪称千古绝唱,闻一多的诗歌、曹禺的戏剧、姚雪垠的小说、碧野的散文、徐迟的报告文学、民族歌剧经典《洪湖赤卫队》、世界民歌经典《龙船调》等,代表了湖北文学艺术的精华,构成了湖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雄厚资本。
二、湖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湖北历来重视对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两圈一带”的总体发展战略,并作出了“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决策,有力地促进了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特色文化旅游业进展明显
特色文化旅游是湖北旅游业发展的亮点。湖北旅游业根据湖北地域文化及其特色,在建构以“一江两山”为战略重点的结构布局的同时,推出了六条精品旅游线路:楚文化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武当文化旅游线、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大别山红色旅游线、禅宗文化旅游线,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特色文化节庆会展业成效显著
湖北充分利用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的节庆会展活动十分活跃。其重要的如随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宜昌的屈原文化节,兴山的昭君文化节,当阳的关公文化节,五峰的土家文化节,襄阳的诸葛亮文化节,十堰的武当武术节,荆州的国际龙舟节,黄冈的东坡赤壁文化节、黄梅戏艺术节,孝感的孝文化节,恩施的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女儿会,巴东的中国三峡纤夫节,黄石的国际矿冶文化节,潜江的曹禺文化周等。这些特色文化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多彩,规模大,档次高,参与面广。节庆期间,精心组织有文化交流、经贸洽谈、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群众文艺等活动,突出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展示了当地的人文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繁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许多节会成为当地促进文化消费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载体,扩大了当地的影响,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
(三)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大量涌现
湖北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步伐在显著加快。随州市利用炎帝文化建设的风景区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风景区内现拥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炎帝神农大殿、万法寺、神农庙、神农洞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赤壁市在赤壁古战场周边建造了三国影视城,三国城内以三国文化为依托建成城墙、店铺,再辅以庙会、社戏、雕塑、游戏、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游客亲身体会三国风韵。当阳利用三国文化优势,建立了三国文化园,既发挥影视拍摄基地的作用,又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孝感市开发孝文化资源,以特色项目为支撑,打造孝文化产业,现兴建了槐荫公园、中华敬老园,改建了董永公园,并开发出十大系列40多个孝文化产品。武汉市打造的楚河汉街位于武昌区东湖与沙湖之间,项目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是以荆楚特色文化为核心,兼具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功能的文化旅游项目。
民间文化产品开发也有了新进展,黄梅县挑花工艺有限公司制作的窗帘、壁挂、地毯、画匾、套包等产品已打开国内外市场,形成小批量生产规模。仙桃市沙湖贝雕现开发有花鸟、人物、山水等几十个品种,一直畅销不衰。
各地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显现了特色文化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四)特色文化演艺业、影视业成果喜人
近几年反映湖北特色文化的文艺戏剧歌舞节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鲜明地体现了荆楚文化的风采。如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当代现实主义小说《天行者》获矛盾文学奖。新编京剧《曾侯乙》,大型歌舞《编钟乐舞》、《家住长江边》,音乐剧《大三峡》,花鼓戏《十二月等郎》等文化精品,利用荆楚文化的素材和艺术元素,突出表现荆楚文化的特色,提高了湖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地农民自办的民营剧团、歌舞团也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依托,活跃在全省城乡。如,鄂州市的民营楚剧团、黄梅县的民营黄梅戏剧团、沙洋县的民营歌舞团等,都深受农民群众欢迎。这类民营演艺团体广泛分布在全省各地,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既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取得了相应的经济效益,走出了特色文化市场化的路子。
广播影视业是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影响力大,覆盖面广。依据湖北特色文化拍摄的影视文化节目已取得初步成效。由百步亭集团和湖北广电总台经济频道联合拍摄的30集电视剧《武当》,销往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由湖北电视台和中影集团、长江出版集团共同投资拍摄的古装大戏《万历首辅张居正》,是由湖北人创作,描写湖北历史名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受到社会好评。以楚文化为素材的电影《桃花夫人》也已由中影集团投入拍摄。
湖北的特色文化产业虽已取得初步进展,但规模不够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高,与湖北特色文化丰富的资源相比,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观念落后,缺乏发展特色文化和特色文化产业的自觉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对特色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湖北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势。面向全国、全世界宣传推介湖北特色文化产业的力度不够,影响了湖北文化产品市场的拓展,也影响了湖北特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二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条块分割严重,特色文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资源配置不合理。三是缺乏对湖北特色文化品牌的深入理论研究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科学规划,科学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力度不足。四是特色文化产业化不足,深度开发不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附加值不高。五是特色文化品牌创新能力差,高端文化品牌较少,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滞后。六是缺乏特色文化的领军人物,缺少既精通特色文化又善于经营的人才。
三、发展湖北特色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规划,描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特色文化资源是湖北的比较优势,也是湖北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和着力点,要把湖北从特色文化资源大省向特色文化产业强省转变,就要把特色文化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先发展。要制定科学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规划,确定特色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推动各地特色文化产业有序发展。各地市州也要制订相应的规划与全省规划相衔接。
(二)整合资源,统筹特色文化产业布局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要成立特色文化发展投资公司,对特色文化资源整合进行引导,突出区域特色。要在政府调控下,通过项目招商来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最佳化。要通过优势产业带动资源整合,完善特色文化产业的区域布局。要推动特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形成规模优势,推动特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培育主体,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要以文化集团组建为契机,精心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知名文化品牌的特色文化市场主体。要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通过龙头特色文化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发展特色文化企业群、产业群,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延长特色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带动特色文化企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要通过做强做大特色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湖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四)拓宽渠道,吸纳社会资本有序进入特色文化产业
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支持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和特色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政府应投资公益性的特色文化事业,同时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本进入特色文化产业,通过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特色文化产业。
(五)完善法规,扩大特色文化产业影响力
要加大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在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出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完善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体系。要支持特色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特色文化产品出口,积极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大型文化活动的档次,增大宣传力度,有计划有系统地向海内外推介湖北特色文化,提升湖北文化形象,扩大湖北文化的影响力。
(六)保护资源,确保特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为保护湖北著名的、具备产业开发潜力和多地域共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应按照轻重缓急,把项目专用名称及衍生事物进行商标注册、互联网域名注册,实行原生地和原产地保护。对已有的知名特色文化资源及品牌,应给予重点保护和扶持,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同时要发现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和实体,确保特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一套有规制标准和规范约束的特色文化保护体系,健全和完善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实行重点保护、专项工程保护。要及时认定和命名一批省级生态文化保护区,建立特色文化传承人保护机制和科学的传承体系,使优秀的特色民间文化代代相传。
(七)创新机制,凝聚特色文化产业的专门人才
为培养一批特色文化研究和特色文化产业化的人才,实施特色文化的“名家工程”,应创新人才的使用机制,建立科技人员、投资方、文化产业三位一体的知识资本市场,使高科技、资金、文化产业相结合,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应发挥专门人才的作用,建立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评审咨询机构,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审核把关,提高特色文化产业的品位和效益。
注释:
① 本书编委会编《文化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321页。
② 夏日新:《荆楚百处名胜》,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1、92、130页。
③ 祝笋、祝建华:《荆楚百处古代建筑》,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 张洪伦主编《湖北省民族地区风景名胜概览》,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作者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