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曾成贵
作者:     时间:2012/9/28 16:21:11     来源:

 

曾成贵研究员

 曾成贵,男,汉族,19547月生,湖北浠水人,19768月参加工作,1985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74年至1976年在浠水师范学校学习;1976年至1978年在浠水师范学校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1982年至1985年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习;1985年至今,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20007月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082月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副书记。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200812月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

 

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办公室专家库通讯评委、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会评委、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高级职务评委会评委、湖北省社会科学(管理)研究高级职务评委会评委,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协文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成贵研究员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为主要研究方向,涵盖党的革命历程与理论发展、党与共产国际和联共(布)的关系、党史人物的生平与思想、党的建设的历史与学说。已出版专题论集《中共党史论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收入论文20篇)、专著《中国工人运动史》第3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北伐战争史》(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共产党建设七十年》(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国民革命事典》(第一副主编,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以及《八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第二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国革命史人物研究综览》(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合著理论电视片解说词《治党方略》(湖北电视台2001年播出)、论文集《中国大革命史论》(收入论文8篇,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合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与工人运动》第6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以现代化进程中的湖北地方为主要研究方向,兼及民国政治人物与事件,参著《湖北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湖北省志·政党社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8湖北长江抗洪史》(第二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组织编辑了《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两卷。

 

曾成贵研究员参加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和写作两项,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两项,目前正承担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一项。获中国图书奖一项,广东省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各一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一项,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两项。

 

成果目录:

曾成贵研究员1980年至2002年著述总目已作为附录收入《中共党史论谈》一书,现将主要学术论文和学术资料文章题目转录如下:

毛泽东治国方略论纲,《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毛泽东早期政治思想与中西文化散论,《学术界》1993年第5期,全稿载《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当代世界出版社1994年

论毛泽东《<伦理学原理>批注》的道德观及其当代意义,《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5期

毛泽东与共产国际论中国资产阶级之比较,《江汉论坛》1993年第10期

毛泽东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毛泽东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述评,《理论月刊》1992年第8

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中的艰辛探索──以毛泽东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为中心,《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应从刘少奇的思想中吸取什么,《民本思想与民主法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刘少奇在大跃进初期与庐山会议中,《湖北文史资料》2000年第1

刘少奇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始末,《湖北文史资料》1999年第4

中央苏区期间张闻天关于领导方式的思想,《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6

张闻天的苏区经济思想,《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12

三十年代前期张闻天的思想发展轨迹,《江汉论坛》1991年第8

近五年张闻天研究述要,《毛泽东思想研究》1987年第4

略论董必武对大革命的重大贡献,《湖北党史通讯》1986年第1

也谈恽代英在军校的实践和理论建树,《江汉论坛》1997年第3

建国初期李先念的政治思想简论,《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年第1

 

孙中山与鲍罗廷的关系及其对国民革命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4

鲍罗廷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中学历史》1986年第4

试评鲍罗廷关于中国土地问题的主张,《江汉论坛》1988年第11

鲍罗廷在中国史事长编,《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布勃诺夫使团中国之行评析,《江汉论坛》1987年第10

北伐战争发动问题新探,《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第5

再谈1926年北伐战争的发动问题,《江汉论坛》2000年第9

共产国际与上海起义指导方针的形成及其演变,《江汉论坛》2002年第9

 

陈独秀“冷静正视”北伐论质疑,《湖北社科通讯》1990年第4

汀泗桥战役史事辨误二则,《江汉论坛》1986年第9

北伐战争史事杂考,《党史研究资料》1989年第3

“铁军”之由来如何,《中学历史教学》1984年第3

武汉政府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概论,《咸宁师专学报》1991年第3

中国大革命紧急时期的工人运动述评──以武汉地区为中心,《荆楚文史》1997年第2

中国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史论纲,《社会科学动态》1999年第9

简论近代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合写),《上海工运》2001年第7

试论大革命时期党领导湖北农民运动的经验和教训,《党史研究》1986年第4

全国临时农协述论,《党史资料与研究》1986年第6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中央各省区联席会议,《党史资料与研究》1986年第1

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的回顾,《党史天地》2001年第2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比较论,《江汉论坛》1998年第4

论鄂东北共产党在创建鄂豫边根据地中的作用,《地方革命史研究》1987年第2

红四方面军未能重返鄂豫皖苏区原因浅析,《地方革命史研究》1990年第3

关于民粹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鸣,《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4

 

 “六大”后两年间毛泽东与周恩来建党思想比较论,《理论月刊》1993年第8

朱德论执政党建设述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张闻天的党群关系思想述评,《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5

论张闻天晚年对党建学说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上册  档案出版社1989

党的群众路线问题的历史回顾,《理论月刊》1990年第4

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史论纲,《湖北社会科学》1991年第6

关于建国前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历史考察,《地方革命史研究》1991年第5

对建国以来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反思,《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89

新时期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理论创获与制度出新,《社会科学动态》1997年第7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核心,《理论月刊》2000年第7

继承·弘扬·发展·超越──论延安精神与“三个代表”的关系,《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2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二题,《理论月刊》2001年第10

牢牢把握“三个代表”要求,《湖北日报》2002613

三个代表:立党兴邦的伟大纲领,《中共党史论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历史与现实,《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2

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行动指南,《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2

 

陈天华为何投海,《中学历史》1980年第4

突发首义第一枪者是谁(合写),《湖北日报》198111

大通师范学堂述略,《中学历史》1982年第3

大江流日夜,浪激犹有声──武昌首义前的《大江报》 《长江日报》19811018

癸卯学制简介,《江苏教育》1982年第3

 

也谈孙中山关于国共关系的主张,《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

心力·道德·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伦理思想述评,《荆楚文史》1995年第1

孙中山的心性文明论与振兴中华思想,《江汉论坛》2001年第10

孙中山伦理思想研究综述,《社会科学动态》1995年第5

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考述,《理论月刊》1994年第11

邓演达在大革命时期与蒋介石的关系探析,《学术月刊》1989年第2

邓演达的社会主义思想论略,《邓演达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邓演达的市场观点琐议,《理论月刊》1996年第9

流亡期间邓演达关于中国革命的思考,《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

邓演达年谱简编(合编),《邓演达历史资料》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邓演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综述,《社会科学动态》1995年第7

邓演达的早年历程,《名人传记》1994年第4

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8

再论李宗仁的抗战思想,《学术论坛》1988年第4

1938年李宗仁白崇禧的抗战思想述论,《纪念武汉抗战暨中山舰遇难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论抗战时期的中间党派(合写),《抗日战争史论文集》春秋出版社1989

 

五四运动中的武汉商界评议,《湖北社科通讯》1989年第4

国共合作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略史,《荆楚文史》1994年第1期、第2期、1995年第1  修订稿载《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北洋时期的湖北农村经济,《江汉论坛》1985年第1

略论大革命时期湖北农村的土地问题,《湖北党史通讯》1985年第4

大革命时期湖北农民运动的基本经验,《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

大革命时期湖北农民运动几个问题的探讨,《咸宁师专学报》1990年第1

大革命时期湖北省成立了哪些县农协,《党史研究资料》1986年第5

湖北抗战综论,《湖北抗战》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

19591961年湖北省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及其意义,《党史研究与教学》1994年第4  修订稿载《湖北历史文化论集》(二)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行动纲领,《湖北社会科学》,2003.2
    “三个坚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江汉论坛》,2003.11
    毛泽东治国方略论纲,《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3.2 
    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论纲,《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 
    后孙中山时代中共对三民主义之论评,《第六届孙中山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2003  
    闯学术高原  抒独家创见,《湖北日报》,2003.11.20 
    信史如斯,《党史天地》,2003.7  
    县级政府职能怎样变,《学习月刊》,2003.10(与胡盛仪合作) 
    湖北新型工业化的突破口在哪里,《要文摘报》,2003.19(与龚益鸣、杨直、谭安洛、成丽娜合作)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含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网(站)电话:027-86789452    网址:http://www.hbsky.cn
鄂ICP备130082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