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葛店村塆》叙事机杼
作者:胡贤鑫     时间:2014-9-1 10:04:09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报2014-9-1

  推进乡村文明发展,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自然村落纪事作传,则是促进乡村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葛店镇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推出了《葛店村塆》一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8月出版),这一开创性举措,开启了全国自然村落村史撰写的先河。

该书叙事突出三个着力点和着重点。

一,全面审视,着力显现葛店村落的历史变迁。葛店镇作为鄂州市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经济强镇、文化重镇、商贸巨镇、特产名镇和宜居新城。其国土面积为7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5万余人,下辖26个行政村、4个居民社区和186个自然村落。该书对村落群体加以整合观照动态把握,先对每个行政村进行简明扼要的综述,再对所属各个自然村落进行全面叙述,包括方位坐落、土地面积、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主业副业、乡土特产、民居建筑等,进而涉及村庄的历史渊源、移民迁居、宗族支系、生活习俗、民间文化、人文景观、出土文物,以及建制改制、隶属变更、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村际关系等,清晰勾勒出村庄的历史演变轨迹和文明演进脉络,并揭示出这种历史变革对村庄发展和村民心理的深刻影响。该书浓墨重彩地描述,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级开发区和鄂州电厂的有力带动下,葛店村落群体开拓创新活力焕发实力提升,实现转型发展,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先人一步,实现华丽转身而成为新型社区,村民主体由原来传统农民转变为亦工(商)亦农的新型居民。时代改革潮动深刻影响到村民心理脉动,其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时空一体的叙事抓住了乡村历史沿革的主线和关节点,鲜明彰显了乡村发展的正确路向和价值标向。

二、深层发掘,着意展现葛店村落的优良传统。优秀历史传统是乡村文明建构的核心部分,总是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成为村落主体发展和兴旺的内在动力。此书紧抓肯綮,聚焦于葛店村落变迁和主体创造中的三个优良传统,深刻揭示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一是耕读相兼传统。葛店村民祖辈务农以农为本,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同时又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一直葆有崇文重教风尚,耕读传家诗书继世,书香门第所在多有,如胡家大塆之为“科甲世家”,陈范村之为“书香”之村,涂家塆之为“教师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二是习武从戎传统。葛店村塆历来有习武从戎风气,农家子弟不仅崇文读书而且尚武习武,旨在励志健身和护村安民。大批有志青年积极从戎卫国以身许国。百年来葛店籍人满腔热血参加历次革命运动(战争),踊跃参军报效国家,英雄群体叱咤风云而功勋卓著。三是工商兴业传统。葛店村民多业并举重工经商。依托资源优势和凭借传统技艺,经商办企发展实业,工商劲旅通营天下。从街市群落来看,重要繁华街市有店铺栉比、商贾云集的葛店街、熊家塆街、白浒镇街、大塆街、申家铺等,而上街村、涂塆村、彭塆村、东岭村等成为“商贸村”。从企业群体来看,每个行政村和自然村都有数量多成规模的各类村办企业和户办企业,而白浒镇、熊塆村、黄矶村、邓平村等成为“企业村”。这三大传统成为葛店村塆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一大动力源。这种深层发掘,有力高扬了村落主体的智慧能力和创造活力,真正把握了村庄发展史的灵魂和核心,鲜明地揭示了村史叙事的真谛奥义。

三、重点叙说,着重突现葛店村落的重要特色。特色是事物在禀赋质性、建构形态、机理运作,功能作用等方面所表现出独特之处,特其所特以特见长,在事物的相形见异中呈现出特殊光标。该书在村史叙事中着重叙述了葛店村落发展中所拥有的重要特色,包括名人文化特色、产品特色、民居特色、美食特色、人文景观特色和民间文化特色等。如产品品牌特色,白浒镇是“楚天铸造第一村”,拥有88家以铸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其产业集群和产品创造的特色是“铸造”,铸造传统深,铸造技术高,铸造产业强,其水泵系列铸件作为湖北名牌产品而走向全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业界极具特色的标牌。再如民间文化特色,涂家塆的虾灯舞,形制精巧,配乐共舞,表演技法新奇,多变而有机趣,灵动而富神韵,为本地独创堪称一绝,折射出葛店人独特的生活认知方式和艺术创造方式,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特色作为葛店村落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独特的地域标识,昭示出千年文明古镇的鲜亮风采和丰厚文化积淀。《葛店村塆》一书,率先为乡镇村。

落纪事作传,在全国是一个开创性举措,首秀而又领秀;其求真存实,语言平实,图文并茂,本色而又出色。该书与不久前已出的《葛店史话》合为双璧,成为葛店镇的靓丽文化名片,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对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版权所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室电话: 027-86783511(传真)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东湖路165号
湖北天空网电话:027-86792493    网址:http://www.hbsky.cn
Copying Right 2012 鄂ICP备05001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