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每个人都有的生理体验。梦寐以求、梦想成真,向来就是人们对实现美好愿望迫切期盼的表达。2012年以来,梦,猛地成了全国社会舆论的热词,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议论聚焦,盛况空前。这是因为中共十八大闭幕后,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梦一经提出,立即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并必将凝聚国内社会各阶层、海内外同胞各方面的力量,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中国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正确理解中国梦的来由、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原则、动力和保障,并转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力量,这是需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重要论述,加以深入研究并广泛宣传的重大课题。
一 “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中共十八大闭幕不久,2012年 11月29日,习近平和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一同观看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习近平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全党同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就在这次参观后的讲话中,习近平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是什么样的梦呢?习近平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人们的梦想,到底是个性化、私领域的,习近平登高望远,把梦想提到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高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
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举世无双。人类四大古代文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文明、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中断,唯有源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远古而来,绵延不绝。盛唐曾经是东西方各国向往的中心,康乾把历史中国的发展推到了顶峰。但是,当着西方国家进入工业文明的时候,古老的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沉沦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铁律。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君主专制的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瓜分豆剖,虎视鹰瞵,各族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我们的先人历来充满爱国主义的情怀,目睹神州陆沉,孙中山首创革命团体兴中会,振臂高呼“振兴中华”的口号,接着,组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尊他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自孙中山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目的始终只有一个,就是要达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真正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可能,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毛泽东以他浓重的湖南乡音,满怀激情向世人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站立起来好追赶。在一穷二白的纸上,怎样绘出美好的图画呢?毛泽东高瞻远瞩,提出要有一个远大的规划,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科学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他极富远见地为共和国的未来规划了路线图和时间表。1956年9月24日,毛泽东同来华参加中共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代表团谈话说:“关于中国的前途,就是搞社会主义。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表,在这个谈话中得到了初步的呈现。或者说,它就是今天“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最初来源。
毛泽东预言了百年内的中国状况。他在纪念孙中山90周年诞辰的文章中指出:辛亥革命以来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底子薄、人口多的落后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现成的经验不多,需要共产党人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去探索。1978年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
邓小平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美国《时代》周刊将他评为年度人物时,称他为“中国的梦想家”。早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回答客人关于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问,就设想了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800到1000美元。他将这个发展水平定义为“小康”。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进一步提出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再花30到50年时间,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毛泽东提出的50到100年的时间表和任务书,邓小平创造性地将其具体化。
发展目标的明晰,是与改革开放的伟业同步的。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十三大制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三大报告在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时指出,这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次见之于全国党代会文件。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就明确指出发展战略中的下个世纪中叶,指的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00周年的时候。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是当代中国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根据“三步走”战略任务的第二步即将完成的实际,面向21世纪,将第三步目标再分解为三个阶段: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首次得到确立,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时间表和任务书更加具体。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本世纪头20年的任务就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的宣示,气势恢宏,掷地有声。
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确定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任务,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制定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和生态建设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综合性的更高要求。回首来时路,瞻望大前程,胡锦涛豪情满怀地指出:“经过90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
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经过建党以来90多年、建国以来6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接力探索和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三件大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造就了“两个不可逆转”的结局和情势: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惊天伟业标青史,复兴更待后来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接过了奔向伟大复兴的接力棒。“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在历史的关键点上,习近平发出追梦圆梦的铿锵誓言,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
“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极其宏伟、前后连贯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使中国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新的历史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优越条件,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文明必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而进入又一个新境界。
中国,我们生息繁衍的共同家园;中国梦,我们创造美好的共同理想信念。
二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国家是民族和人民的政治实体,国家梦也是民族和人民的梦。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深入阐述了中国梦。他是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以后,以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发表这番讲话的。
习近平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对历史的承诺,对民族的承诺,也是对全国人民的承诺。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个论断彰显了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与民心归依的完美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唯物史观的这个基本立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明明白白地大书在自己的旗帜上。早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的期间,毛泽东就明确阐述了这个性质和特点。他说:“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他又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就是依照这样的最高标准,中国梦把国家富强梦、民族振兴梦与人民幸福梦有机统一起来了。国家梦、民族梦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人民梦的实现,落实到人民幸福的不断增长。中国梦作为代表整体利益的国家梦,要有经济增长梦、科技探索梦、大国崛起梦。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广大群众的关切,深切融合亿万人民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个体梦,这就还要有人民群众的教育梦、就业梦、健康梦、养老梦、安居梦。每个中国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所有父母都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除了这些关乎切身的物质梦,人民群众还有公平正义的政治梦,精神享受的文化梦,平安和谐的社会梦,山青水秀的生态梦。老百姓的梦看上去很平常,但值得珍重、值得保护,都应在中国梦里得到应有的位置。中国梦包容了老百姓的梦,才会让人民大众深切体会到中国梦亲切而不陌生,亲近而不辽远,具体而不空泛,切实感受到中国梦就是我们自己的梦。
以人民的梦为最终归宿,简单地说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相统一是不够的,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兼顾和包容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自由发展也是一种权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也是《共产党宣言》所告诉我们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人民群众的利益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利益的差异性,不搞一刀切,才能使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各方面的人民群众,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的利益所在,都能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分享成功的果实,才能更好地团结全体人民,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而同心协力,百折不挠。
显然,中国梦从不同的层面实现了最大的包容:在国家层面上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梦,在个人层面上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两个层次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家国一体的观念根深蒂固,国泰民安,国破家亡。但是,国家毕竟不等于千万家的简单集合。作为整体,它的格局复杂得多,它的责任也远远大于个体之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的阐述是朴素的,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
在实现梦想的历史征途中,人民群众个体的命运从来就离不开国家和民族整体的遭际。“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的兴衰,始终是塑造个体命运的核心因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90多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日中国进入了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新时代,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各种权力的行使和权益的保障,个人的梦想成真,也同步进入了历史最好的时期,总体上实现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新中国“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新世纪“强起来”。正是国家和民族的强盛,让人民的幸福有了坚实依托,中国梦的成长,使个人梦想的实现有了广阔空间。实现中国梦,我们的未来当然会更好。
国家好了大家好,这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是整体对于个体的保障。另一方面,小河涓涓汇巨川,这又是个体力量的集合对于整体的贡献,甚至可以看成是整体的力量之源。作为中国梦的持有主体和实践主体,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圆梦人。我们应当怀抱这个自觉,中国梦不是身外物,我们不能当观望者,不能作评论员,更不能只当受益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将个人之梦寄托于、结合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争做民族复兴的实践者、建设者,才能达到梦想成真。每一个人梦的实现促成中国梦的实现,同样,中国梦的实现最终成就我们每一个人和整个民族、全体人民的梦。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其中的单一方面。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当然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从思想深处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是主人的根本问题,摆正公仆与主人的位置,坚决抛弃“恩赐”观念。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道于民。要深切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民有所吁,我有所应,一枝一叶总关情。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这是依靠群众的基本点。
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依靠群众,还要动员群众。马克思告诉我们:“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今日中国,随着人们自主性的增强,思想领域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稳定,大气磅礴。不同观点的斗争也时常风生水起,交锋激烈,西方势力更是从来就没有放弃“和平演变”中国的努力。互联网等高科技工具的广泛运用,加大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动员群众,面临了新的形势和任务。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强调必须进一步提高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
动员群众的工作有其艺术性。大话套话没有用,空话假话没有用。只有稳定心神,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的创新,才能阐释好中国特色,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好地发挥团结人民、动员人民、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壮大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力量。
三 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通与不同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前,中国梦就已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特别是在归国和仍在海外的留学人员中。他们的海外经历,尤其是学习、工作和生活在美国,对美国梦深有感触,油然生出中国梦的情愫。2012年4月,欧美同学会举办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座谈会,即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十八大召开前夕,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费里德曼发表了《中国需要自己的梦想》。他不是恭维中国人的。作者带着天然的优越感,直言如果中国人都梦想像美国人一样舒适惬意地生活,世界将需要另一个星球。中国人当然有自己的梦想。这样,在大众舆论中,也就自然出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联想。正如一棵树上找不到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不同的国度,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及政治制度之下,作为发展目标层面的国家之梦,会有相通的东西,也肯定存在不同的东西。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既要理解和借鉴外国梦,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也要明白外国梦与中国梦的不同,尤其是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不同。这对于我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是十分必要的。
2013年6月7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习近平向奥巴马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习近平说:“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美国梦是什么样的梦?正儿八经地说道美国梦,源自1931年美国作家亚当斯撰写的《美国史诗》。书中说:“美国梦就是对这样一个国度的憧憬,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生活的更美好,更富足,更充实,每个人都有依照自己的能力实现目标的机会”。2012年11月7日,在竞选美国总统胜选连任的集会上,奥巴马说:“每个人都有着追求个人幸福权利的这一信念,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了一起,大家风雨同舟,兴衰相依,荣辱与共。”他认为是美国梦给他和像他一样的人带来成功。具有有色人种血统并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奥巴马,两任美国总统,的确是一位非常成功而出色的美国梦推销员。
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都是伟大的民族,两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决定了中美两个民族、两国人民都有崇高的理想,都有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并为之不懈奋斗。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中国梦与美国梦比较,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首先是酝酿生成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基本国情不同。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唯一的超级大国。国土面积962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只有3.1亿。地理环境优越,濒临两个大洋,地理特征广泛,几乎具备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物种极为丰富,植物是最多样化的。煤炭、稀土、钼、铜、铅、锌、硼、硅藻土、天然碳酸钠、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居世界前三位。水资源在全球占居第四位。2012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15.54万亿美元,总量和人均都是世界第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迅速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在全球确立了领先优势,经历技术革命后的美国经济结构,以科技和电子产业为核心,即使在美国经济的很多领域下滑的形势下,电子商务仍然以四倍到五倍于传统零售行业的速度增长,IT(包括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很早就建立了完备的教育体系,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在世界各国中长期居于首位。美式生活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底子之上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人口多、底子薄,仍然是最大的基本国情。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略小于美国,人口则有13.7亿之多。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12种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七种居世界第二位。虽然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低,有的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人均水资源却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很大面积的国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万亿人民币,约合8.26万亿美元,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世界排名则只在90位左右。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新型工业化尚未完成,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任务重,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大,高新产业占比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总体上呈现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效益偏低的状况。我国教育体系比较完备,但政府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长期达不到法定指标,低于联合国标准,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没有经济上的强盛一切都是空谈。因此,中国梦将国家富强摆在首位,是势所必然、理所当然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自然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向美国人看齐。
其次是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美国建国至今不足400年,它是欧洲淘金者横渡大西洋在北美开拓殖民地,然后,通过对宗主国的独立战争成功立国的。第一批到达北美的殖民者签订《“五月花号”公约》,规定了在即将开辟出来的地盘上建立公民自治体,为美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最初的依据,《独立宣言》进而奠定了美国的法律根基。“自由”、“民主”、“人权”是美国梦的基本精神,所以,美国人习惯于从个体来解读美国梦,认为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不管出身如何,不管背景如何,不管有何种得天独厚的机遇,每个人都有权生存,有权工作,有权活出自我,有权依自身先天和后天条件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种梦境,造就了美国民族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追求积累财富,追求精神享乐,追求个人成功。成功自我的美国梦同样有其漫长的历史进程,至今在平等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1963年8月28日,黑人人权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起华盛顿大游行,在废除奴隶制度的前总统林肯的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说,25万黑人参加了这场集会,争取平等、工作和自由。可是,从那时到今天,这方面的问题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奥巴马就不得不承认经济和政治的平等,仍然是未竟的伟大事业。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美国完全不同。中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自秦朝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观念根深蒂固,孕育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中国有过辉煌的历史,长期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但在世界工业革命以来的落后,极大地拉开了与世界前列的距离。中国人有志再现往昔的荣光,追赶时代前行的步伐,并努力走在世界的前列,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中国人信奉独木不成林,众人捧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个人主义即使在反封建的革命年代也是不受欢迎的。所以,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国家梦容纳个人梦,个人的梦需要融入国家梦和民族梦。
再次,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目标内涵和实现路径不同。美国梦的目标内涵是从个体发展来定位的,中国梦的目标内涵则从整体定位,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几代人的渴望和追求,几代人为之浴血奋斗,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美国梦由美国路径通达,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独特的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美国搞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实行资本家私人和集团所有制,政治上实行三权分立和两党制。中国在通往伟大复兴的进军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引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胜利。当代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理解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相通,有助于增强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更何况现代经济早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完全隔绝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出路的。理解了中国梦与美国梦的不同,有助于避免盲目跟风,照抄照搬,“言必称希腊”,幻想月亮总是外国的圆,闹得失了自信,软了脚跟。我们在比较中坚定自己的意志,才能咬定目标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筑梦中国》第一章,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