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继续保持对经济学学科的重点支持。在经济学学科的资助方向上,国家社科基金紧扣“十二五”规划选题,重点支持重大理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以及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项目,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在研究方向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主要包括五大类:经济增长问题研究、产业结构问题研究、企业问题研究、城镇化问题研究和通货膨胀问题研究。在具体项目中,关于低碳经济、环境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资助项目达26个,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项目有20多个,这些都是与当前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新问题、新热点。另外,区域、地方经济和民族经济研究项目有85个,还有部分关于地方经济的交叉研究,这些均表明国家社科基金对地方经济的实证研究给予了有力支持。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和扶持下,经济学研究成果呈现产出速度快、研究范围广、研究质量高等特点,同时在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以及新兴领域的研究方面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力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课题组对中国知网引文库数据以及纸本期刊论文的统计,截至2013年1月27日,2012年学术期刊发表的国家社科基金论文为23852篇,其中经济学项目论文为5167篇,论文数量在国家社科基金各学科排名位居首位。在2012年产出的经济学项目论文中,50.45%出自最近3年立项项目,而43.62%的当年立项项目亦有成果产出。
同时,经济学学科研究也涌现了一批高产项目、作者和机构。2012年经济学发表论文在10篇以上的项目有70个,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桑百川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发文31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张祖群副教授主持的青年项目“遗产地铭刻时代痕迹与旅游发展研究”在2012年立项当年就发表论文18篇。发文5篇及以上的高产作者有256人,其中,西藏民族学院陈爱东副教授发文20篇。2012年发文最多的机构是高校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共计发文188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发文共计100篇,位列社会科学院系统发文数首位。
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库的检索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31日,国家社科基金经济学项目2012年发表的论文有703篇被引用,即年被引率为13.61%,被引频次共计1026次;有5083篇被下载,年下载率约98.37%,下载频次超过56万次。
2012年,经济学项目论文成果分别发表在1029种期刊上,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期刊种类多样、涉及面广。其中有199种为三大期刊评价体系确认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为19.34%;从单篇论文看,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共1711篇,核心期刊论文比为33.11%。
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成果受到广泛关注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经济学项目中,重大理论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2年发表的经济学项目论文被当年《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的篇数达355篇、共391篇次,转摘率为6.87%。其中2012年被转摘最多的项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研究员主持的重大项目“中国发展道路研究”和南开大学李维安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完善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研究”,均被转摘8次,并列第一;湖南商学院欧阳峣教授主持的重大项目“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亚柯副教授主持的青年项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并列第三,均被转摘6次。
在2012年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成果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扬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在《经济研究》2012年第6、7期上的《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及其风险评估(上、下)》一文,基于国民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框架,运用现有数据并通过必要的估算编制的2000—2010年中国主权资产负债表,揭示了中国在短时期内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极低,但近年来中国全社会杠杆率的提高速度很快需引起重视等观点,受到学界广泛关注。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发表的大量关于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论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理论阵地的主角,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社会反响良好。
与此同时,经济学项目的承担者还非常重视和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向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踊跃投稿,积极提出分析性和对策性建议,为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刊发的79期国家社科基金《成果要报》中,经济学成果占比最大。
研究热点突出涉及面广
分析和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同时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宽广、分支学科众多,既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又关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国家社科基金对经济学研究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对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的扶助,同样也表现在对经济学各领域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研究扶助上。
在2012年发表的5167篇经济学项目论文中,涉及的关键词共11005个,其中出现频次最多的15个关键词依次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通货膨胀、对策、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低碳经济、货币政策、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镇化。该统计结果展示了2012年我国经济学研究热点,其中,“经济增长”从2000年开始一直就是我国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对“经济增长”问题的持续性关注,相应的“产业结构、产业集聚、货币政策”问题也成为学界讨论与关注的焦点。
在2012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文中,紧扣经济热点的论文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南京大学高波教授等人撰写的《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一文引入房价因素,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发现区域房价差异导致劳动力流动,从而诱发产业转移,进而提出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与产业转移相适应的住房政策和住房保障体系,是顺应产业转移趋势、避免部分区域产业空心化的必要措施。清华大学潘文卿教授撰写的《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一文则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工具,研究了1988—2009年间中国各省区人均GDP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提出空间溢出效应是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吉林大学王达教授撰写的《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一文则对美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也紧扣了当今中国影子银行问题的研究主题。以上3篇论文是2012年知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济学论文中下载量的前三名。此外,中山大学谢康教授等人撰写的《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中央财经大学陈斌开博士等人撰写的《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北京大学李连发副教授等人撰写的《银行信贷、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调控:1984—2011》、中国社会科学院夏杰长研究员等人撰写的《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意义及其配套措施》、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等人撰写的《信贷量经济效应的期限结构研究》论文成果位居下载量的第四至八位。上述论文均是关于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
同时,在经济学更多的研究领域,国家社科基金也给予了充分支持,并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以经济史研究为例,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重大项目中,就有“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搜集、整理与出版”、“近代中国经济统计研究”等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的项目获得立项。得益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这些项目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如2012年结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研究员承担的“十六世纪明代财政研究——以《万历会计录》的整理为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承担的“浙南山区土地契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以淞阳线石仓村为中心”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心课题组成员周霞、任全娥、马冉、余倩对此文亦有贡献)